【一则故事】
一个历经磨难、纠结、痛苦的人,去找一位圣人寻求帮助。圣人深深地注视着他,充满了同情,对他说:“我可以给你一张地图或者一艘船。”
看到了身边很多朝圣者,而且大部分人和一样困苦,这个饱受磨难的人说道:“我要一艘船。”
圣人亲吻了他的额头,告诉他:“那么去吧。你就是这艘船。生活就是你的大海。”
这是十二月二十八日里的一则故事,诚如这则令人动容的故事。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如何发现自己的内心并且培养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能力,同时对生命充满慈悲和怜悯。
【一份力量】
读这类精神类书籍,在每一个跟着书中章节静静聆听自己的时候,仿若一次次被治愈一次次被洗涤。说不出从哪里获得了什么,却又隐隐觉得拥有了一种内在的力量。
每每被外在声音影响或者因为他人的看法所困扰不已时,他总是那么坦诚的告诉你,关注自己的内心,“你就是那艘船”,只有你自己。
作者曾失去爱人、失去一根肋骨(癌症)、一份最爱的职业……中年至此,好像活了个寂寞。人生就是如此有趣,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是沉默中爆发,病痛将他摇醒,使他彻底觉悟,从此踏上全新的旅程。
跟着作者的这趟旅程,作为枕边书,不断汲取内在的力量,拾起勇气面对明天的哪怕一地鸡毛。因为,生活是自己的,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天。
【一份温暖】
多少抚平了一些年轻时的盲目自信和执拗暴躁,从热烈的情感越来越喜欢一种温暖的感觉,马克.尼波做到了。读他文字,有一种淡淡的温度绵延不绝。
——这份温度来自真实
作者的笔触非常真实,坦诚的把整个完整的自己暴露无遗,坦诚自己需要莫大的勇气,也正印证了作者的觉醒。
冷漠的母亲带来的伤害、25年来对朋友的极度依赖、对别人观察和评价的担忧、受伤后对心灵的关闭、猜疑、指责、困惑……
一切的日常和忧心的种种,居然都是那么贴切我们的日常生活,原来每个人都有这么多失落的一角,哪怕是一名成熟的中年男子,也暗藏着许许多多内心情绪的波澜起伏,只不过被社会的框架约束着,只不过当不能坦然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时,习惯了带着不同的面具示人,觉醒有的时候可能跟年龄不那么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看到的真实有几分?面对自己的真实尚且需要莫大的勇气,面对别人的真实呢?不带着期许不带着目的不带着框架,面对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灵魂。
——这份温度来自智慧
智慧是怎么来的?今天有一位老师说,智慧是分享出来的。细细琢磨着,分享什么?怎么分享?
从书中我们汲取到了作者分享出来的人生智慧,如果我们将所习得的东西进行修炼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分享给他人或者影响他人,这会长智慧吗?
作者书中的很多小故事,寓意很深,满心欢喜。“佛说,今世生而为人者是前世修来的福气。也许明天我们的生命就将逝去,不妨自问,我们还要索求什么?——说我所想,爱我所爱”
在犹太法典里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阿基巴对拉比说自己一生都无法像摩西一样,拉比听了轻轻在他耳边说:“上帝不会把摩西当成标准来评价你。上帝只会看你是不是做好了你自己。”
反复推敲着,读到这一段莫名的感动:花自然地开着,它并不想成为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的鱼,而柔弱的鱼,自得地在水里有一点,它并不想成为猛虎。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只有一个任务:做好自己!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其实,使我们人生圆满的是我们人生的经历。
【摘录一二】
——如果心里的声音足够强大,其实你不用说话。
——不要去批判,对所有的经历心怀感激,感谢自己身为人类。
——越想获得更大的权力,越凸显内心空虚,所有对权力的渴望实质源于一种无力感?
——如果你无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两人在这段关系中无意识地处于不平等地位。
——工作的时候工作,累了就休息。不慌不忙地完成一件事强过慌里慌张地同时干十件事……如果我不愿意休息,并不表示我是一个英雄,我只是累了。
——受到伤害绝不是绝望的理由。
——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活着本身既神奇又危险。
——如果要等待着别人来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真正感动,就会错过真正的美丽。
——将你的头低下,整个世界会为你开放。
——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惊喜、痛苦或者挫折都能让我们看到生命更大的可能性,也给了我们机会重新发现自己。
——即使是最清澈的水,最深处也是无法看透的。
——风让树叶翩翩起舞,但树叶不等于风;生活给了我们生机与活力,但我们却不等于生活。
——我们的灵魂组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每个灵魂都能展现美或丑的一面,却无法将它定格。
——现代人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存状态。完成了一个有一个目标的人,总是无法感受生命的宁静,而那些活在当下的人尽管能安静地活着,却又感受不到生命的能量。
【结束语】
每个事物都只有一次生命。
只此一次,不会再有。
我们也一样,只能活一次,不能再来。
但是这一世,一定要全心全意,
即使只有一次,只来这地球走一遭,
似乎已经超越一切。
——里尔克